【分析】
遗漏预留孔(洞)或模板上预埋件的主要原因是木工翻样工作差错,或者是预埋件加工数量不够,模板安装时疏漏造成。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是一些重要的结构连接件和安装工程的一些吊支架或管线留洞,是重要的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工作,一旦遗漏将给下道工序带来问题,补救工作困难。重新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上打洞及重新埋置预埋件,不但破坏了混凝土结构而且重新埋置的预埋件不能确保与结构连接牢固。
【措施】
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对木工料单应进行审核,安装时加强自检及隐蔽验收,复核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其规格、数量、中心位置、标高等必须正确,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模板、预埋件等,一旦发生位移必须及时纠正,保证其位置正确。
【分析】
1.柱箍间距太大或不牢,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侧压力拔出。
2.板缝不严密。
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4.柱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未整修好就使用。
5.模板两侧松紧不一。
6.模板上有混凝土残渣,未很好清理,或拆模时间过早。
【措施】
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2.柱子支模板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分析】
1.异形柱阴角处无法设置柱箍,阴角处木模固定完全靠销栓或对拉螺栓,由于销栓和螺栓数量配备不足,在混凝土振捣时产生胀模现象。
2.楼面平整度差。立模前未用水泥砂浆找平或封堵,封模后用木片、水泥袋纸等塞缝,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外溢,拆模后有纸片、木片等嵌入混凝土内。
3.模板拼缝不严,阴角处的模板刚度不足,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内过深,振捣时间过久,使模板底部承受的侧压力过大而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露筋。
4.柱模板未浇水湿润,柱混凝土浇筑前未铺一层水泥砂浆。